信心,在当下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
时间:2024-11-21 07:23:25来源:人民日报
对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上看,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全面客观冷静,才能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全貌和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是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这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节点,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武汉举行

回首来路。2012年,年产1.3万辆。2018年,年产达到百万量级。2024年,年产预计1200万辆。

放眼全球。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一系列数据,增强了对当下中国经济的信心,既贯通过去,又连接未来。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汽车集团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十年磨一剑,新能源汽车以一个个带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彰显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坚实步伐。

从更深层次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壮大,不仅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让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

信心,在当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我国经济活力涌动。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德国《新德意志报》网站前不久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正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这场技术攻势的重点是所谓的“新三样”:可再生能源、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

继麒麟电池、神行电池之后,前不久宁德时代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这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公里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的增混电池。

近年来,我国在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等核心技术路径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超1000台智能化设备,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关键工序100%自动化……运用智能化生产,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一分钟下线两台新能源汽车。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背后,是技术创新带来的“质变”。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跃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

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实力足、潜力大。

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力将更为强劲。

信心,在未来。以绿色发展为底色,我国经济生机勃发。

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更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

发展新能源汽车,正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

新时代以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战略指引,以绿色低碳智能产品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新能源汽车有力推动实体经济迈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在绿色低碳的大潮中,新质生产力与广大消费者实现“双向奔赴”——2022年一项市场调研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40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84%,其中30岁以下人群又约占一半。今年二季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3.6%,明显高于选择燃油类汽车消费者36.2%的比重。

坚持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不断为人民提供优质多样产品,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超大规模市场的深层优势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优势将叠加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

在绿色低碳的大潮中,我们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率先改换新赛道,形成了国际竞争新优势。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不仅满足了全球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引领了全球交通能源转型与变革。

前不久,彭博新闻社网站发表《中国无法削减根本没有发放的电动汽车补贴》一文,指出“尤其是比亚迪,它在大型汽车制造商当中的资本成本是最高的”,认为“在清洁技术竞赛中,中国是个令人生畏的竞争对手”。

今天,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国的绿色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有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碳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认准了就坚定走下去,毫不犹豫干。

今年2月,7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作出重大部署。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外公布……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今年以来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过50%,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

坚定不移推进“双碳”目标,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我们定能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标签:

最新
  • 信心,在当下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

    对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上看,看过去、看现在

  • 赣江观澜:江西中医夜市为何“出圈”?

    中新网南昌11月16日电 题:赣江观澜:江西中医夜市为何出圈?作者

  • 金沙江上游昌波水电站导流隧洞顺利贯通

    中新网成都11月16日电 (万东 韩金雨)16日,伴随导流隧洞上层最后

  • 江苏:“万兆园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跑

    江苏:首批万兆园区建成 智改数转网联底座不断夯实信息通信是形成

  •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11月10日16时30分,天舟七

  • 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是AI的“能源救星”吗

    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对此,一些科技公司试

  • 产业基础更实、消费需求更旺 冰雪经济增长空间广阔

    还有不到100天,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就要在冰城哈尔滨拉开大

  • 上海同意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

    中新网上海11月5日电 (高志苗)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5日发布《上海市

  • 焦点信息:海外华文媒体访延边:展望边疆发展新图景

    中新网延边10月18日电 (李钊 金乔)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

  • 金观平:瞄准降能耗加快更新改造

    今年以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 “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 上海闵行持续完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 (高志苗)这里有独立卫生间、淋浴房、空调、共

  • 三峡水库新一轮蓄水水位突破160米 全球观热点

    自9月10日三峡水库开始新一轮蓄水以来,截至今天(22日)13时,三峡水

  • 银川教育新篇章:游泳技能入课程,万余新增学位惠民生|环球资讯

    将游泳课纳入学校课程,让孩子掌握一项技能;新建、续建一批教育项目

  • 当前看点!向新的势能在这里汇聚

    国内首台工业级盾构滚刀智能换刀机器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

  • 比亚迪员工总数已经突破90万 当前速看

    9月13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透露,比亚

  • 焦点热议:基金i类是什么意思?基金认购可以撤销吗?

    基金i类是什么意思?基金是没有i类的,基金分为a类,b类和c类,三者

  • 旅游
    • 贵阳水文参加突发污染事件应急联合演练

    • 明天出伏!新一轮降水退灭高温 终于要告别夏天了?

    • 拜登全力撮合,美日韩对戴维营峰会仍有温差!韩媒:更多的是担忧

    • 2023年8月18日《今日高新区》资讯